久操免费在线视频-久操热-久操热久操-久操社区-久操视频免费观看

  •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福建自考網為考生提供福建自學考試信息服務,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網站,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eeafj.cn為準。

聯系我們:  0591-87666380

距4月自考成績查詢預計還有18

距10月自考考試時間還有176

考生服務:

  • 常見問題|
  • 考試安排|
  • 所在位置:福建自考網 > 串講試題 > 2019年福建自考《社會福利思想》課程本科重要知識點三

    2019年福建自考《社會福利思想》課程本科重要知識點三

    2019-04-13 14:55:54   來源:福建自考網    點擊:   
    自考在線學習 +問答
       


    福建自考網整理2019年自考社會福利思想重要知識點三,自考路上不孤單,福建自考網老師陪你一起過,考生可查看全文了解試卷詳情。

     基數效用和序數效用
     
     
     基數效用理論認為,效用是客觀的,是可以測量的。也可以計算并求和。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數值來表示,并進行比較。
     
     
     序數效用認為效用作為一種心理現象無法計量,也不能加總求和,只能表示出滿足程度的高低與順序,不同的效用不能測量和計算,對于不同的人,相互之間效用也不能比較。其基本觀點是: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數(第一、第二、第三……)來表示。例如,消費者消費了巧克力與唱片,他從中得到的效用是無法衡量,也無法加總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數來表示,但他可以比較從消費這兩種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認為消費l塊巧克力所帶來的效用大于消費唱片所帶來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塊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弗里德曼關于教育憑單的計劃
     
     
     美國在教育方面的福利,原來的做法是給予國民的教育補貼,由國家直接
     
     
     給學校撥付補貼。
     
     
     結果:(1)教育質量下降。由于學校不論教育質量好壞,
     
     
     都可以得到教育補貼,沒有改善教育的動機。
     
     
     (2)產生了新的不公平。對于富人,可以選擇教育質量好的私立學校,
     
     
     但是他已經通過納稅負擔了國民教育補貼,他沒有享受這種補貼,到私立學校還要交學費,實際是繳納了兩次學費。對于富人來是不公平的。
     
     
     對于窮人也不公平,窮人沒有錢選擇私立學校,
     
     
     也沒有經濟能力通過遷移住所和戶口來選擇教育質量相對好的公立學校。窮人也感到不公平。弗里德曼的教育憑單計劃以人均享有的教育補貼為數額,政府給學生家長提供教育憑單。家長可以自由選擇學校,可以在公立學校里面選擇,也可以在私立學校里面選擇。教育憑單可以折抵學費,學校拿教育憑單和政府結算教育補貼。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都可以接受教育憑單,互相之間就有了競爭。就強化了改善教育的動機。
     
     
     社會投資型國家的含義以及定位
     
     
     社會投資型國家
     
     
     1)就是政府、企業和個人都要在社會福利事業上承擔責任,
     
     
     共同作為福利事業的投資者,作為福利事業的投入者。
     
     
     從而使福利受益人不是社會的負擔,而是社會福利的投資者。
     
     
     例如養老金制度,由三方共同承擔責任。
     
     
     2)同時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使福利不但有利于受益人,而且有利于經濟發展。
     
     
     例如企業辦一定的福利事業,既幫助了職工,又激勵了職工的積極性,會給企業增加利潤。重要內容:振興教育,包括高質量的教育和終身教育。克林頓當選美國總統時是美國各州里面,教育搞得最好的州長,他主張讓美國人民接受世界最好的教育。
     
     
     3)定位,主張用它來代替福利國家。

    查看更多真題試卷請關注福建自考網自考試題專欄
     

    福建自考培訓報名入口

    我已閱讀并同意《用戶隱私條款》

    上一篇:2019年福建自考《社會福利思想》課程本科重要知識點二
    下一篇:2019年福建自考《社會福利思想》課程本科重要知識點四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動、學習探討,提升自己。

    掃一掃關注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自考信息以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教程。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